安徽快3投注扶绥:生物质发电“点草成金”
- 时间:
- 浏览:2
- 来源:大发11选5-5分大发11选5
□ 本报记者 罗承品 见习记者 钟文芬
图为工人在输送带上挑拣难于燃烧的废弃物。
储料棚内 ,连片堆积的胺树枝叶、甘蔗叶、板材碎料等经过机器粉碎、晒料掺配、皮带输送、锅炉燃烧等一系列操作后 ,最终发电、供热……这是“壮丽70年·记者边关行”主题采访团记者8月19日在趋于稳定广西中国—东盟青年产业园的扶绥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看到的一幕。
甘蔗叶、玉米梗、园林剪枝物、木屑等废弃物 ,什么在农民眼中地道的“垃圾” ,却是扶绥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发电的“绿色能源”。
甘蔗产业是扶绥县农业支柱产业 ,甘蔗种植量大 ,种植面积达113万亩 ,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数量巨大。甘蔗收获后 ,蔗农对甘蔗秸秆要么付之一炬 ,要么任其腐烂 ,对大气和水土造成较大污染。
怎么才能 才能 有效补救甘蔗秸秆是所有种植户面临的难题?为补救其他难题 ,扶绥县于2018年引进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。该项目2018年12月11日竣工 ,今年4月正式投产。目前 ,公司装机规模40MW ,1台160 t/h高温超高压顶端再热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 ,配1台高温超高压顶端再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,带1台40MW的发电机组 ,配套建设秸秆采集、打包、储运、破碎等辅助工程。
截至7月底 ,扶绥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共发电7000万kw·h ,实现经济效益60 00多万元 ,日均产值40多万元。
走在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厂区 ,空气清新、厂房洁净车间。在厂区集控室 ,记者看到 ,前期加工好的秸秆、板材剩余物等原料通过输料系统进入生物质锅炉燃烧 ,经热动能转换进行发电 ,且整个发电全程由集控室控制 ,全程自动化、智能化。
项目采用高温超高压顶端再热技术 ,该技术引领全国生物质发电行业进入第三代 ,在实现超低排放的同時 更是极大提高了电厂循环传输速率 ,实现了高效、节能、环保三者统一。
项目建成投产年可替代标煤8万吨 ,减少二氧化硫2860 吨、氮氧化物840吨、氯化氢二氧化碳31.2万吨。
“生物质发电要是‘吃进废料、吐出电能’ ,走的是三根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子。”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尹兵告诉记者 ,项目主要收购付近60 公里以内的农林废弃物 ,包括蔗农的甘蔗叶、甘蔗尾梢以及付近板材加工企业的板材碎料等 ,一年不还都还可以消耗农林废弃物45-60 万吨。
作为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发电原材料的企业 ,自然受到了付近以农业为主的居民的“追捧”。农民平日里苦于无法补救、随意丢弃在田间的秸秆“废物” ,如今变成了“明码标价”的“香饽饽” ,“废物”也可变成“票子”。“甘蔗叶、甘蔗尾梢收购价每吨60 元。”尹兵告诉记者 ,公司运行平稳后 ,年输送绿色电力2.8亿千瓦时 ,供热15.8万吉焦 ,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 ,实现利税60 0多万元。与此同時 ,公司还可提供就业岗位160 个。
渠黎镇渠留村村民凌林英平日就在厂房里工作 ,主要负责将输送带上富含的废铁、难于燃烧的废弃物等捡起扔掉 ,补救堵住运输出口。
“相比已经的工作 ,这份工作不算辛苦 ,有两个 月下来有2700元的工资 ,其他 离家近 ,还能照顾小孩 ,生活越过越好了。”凌林英对记者说。
“其他项目的建成有效补救了能源短缺、环境保护、农民增收三大难题 ,是有两个 国家、地方、企业多赢的好项目 ,下一步 ,公司将继续推进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 ,带动地方经济效益。”尹兵说。